时间:2023-05-16 05:02:10 | 浏览:480
记者走进东部战区海军某中队重装潜水员战位——
深潜,战斗在水下
■本报记者 洪 治
近日,记者来到东部战区海军某机动救捞中队,恰逢多功能潜训馆开展重装潜水课目训练,记者便以“见习潜水员”身份参加了这次训练。
走进多功能潜训馆,映入记者眼帘的是一个按深度划分区域的潜水池。池水清澈见底,粼粼波光下,潜水员作业动作清晰可见。这种环境有利于教练员进行岸上指导、精准施训。
池边,一名潜水员正在换装,记者按教练员要求认真观摩学习动作要领。很快,换好作训服的潜水员在几名战友帮助下,穿上连体潜水服、背上氧气瓶、戴好潜水头盔。随后他走到池边,抱着管线的战友紧随其后,麻利地检查管线余量。
一切准备就绪,“噗通”,潜水员跳进池中。
“这个课目看起来并不难。”不断在心中重复着刚才看到的步骤,记者跃跃欲试。换装时,记者按规定穿上连体潜水服,并用力把拉链拉牢,又仔细检查了手腕、脖子处的密封情况。
着装完毕并确认通信正常后,记者双腿发力准备起身,结果屁股刚离开座位,就被笨重的装备生生“拽”了回去。
“真是看时容易做时难!”记者暗自思忖,重新调整呼吸,双手和大腿同时发力,配合腰部力量,再一次进行尝试。
“这身装备可不轻!”站起身后,记者不由得感叹。在训练前的理论知识学习中,记者了解到,相较之前的老式装备,如今身上穿的这套我国自主研发生产的装备已是轻便了许多。
受制于潜水装备,记者只能缓慢前行。走到池边,自知无法像战友们那样“潇洒”一跳,记者便小心翼翼地顺着扶梯下水。随着身体一步步往下探,水压迫着潜水服,记者体会到了明显的束缚感。
入水后,预想中迅速下沉现象没有出现。等到水没过脖子处,记者的身体竟然漂起来了。
“按下排气阀。”记者按照教练员指令迅速按下阀门,明显感到有气泡冲撞手指,紧接着身体慢慢沉了下去。
待脚触到池底,记者又听到“下蹲放气”的指令,便手按排气阀慢慢下蹲、缓缓迈步。孰料,腿迈开的一瞬间,身体却不受控制地倒向了一侧。
正不知所措时,记者突然回想起下水前教练员的叮嘱:“水下阻力大,行动慢很正常。水下前进不能靠走,而是要俯下身用双手双脚爬。”
记者立即稳住身体、定下心神,默念动作要领并尝试前进,但无论如何发力,行动依然很缓慢。
很快,重装潜水课目训练接近尾声,记者拖着疲惫的身体上岸,按流程卸下装备。跟不上其他战友的训练速度,记者有些沮丧。
“若是在海里,最怕遇到的是海流。流速不快时,能靠双手插进海底泥床稳步前进;流速稍快,就要现场灵活处置。”仿佛看出了记者的心思,副中队长丁铁柱解释说,“所以我们训练的每个课目都要求加快速度,以便应对突发情况。”
在接下来的水下搬运、螺栓安装等课目训练中,记者见证了一名合格潜水员的速度——相同时间内,新潜水员费力只能拧好两个螺栓,而素质过硬的潜水员可以把两节管道连接好。
“对潜水员来说,水下作业就是战斗,冲锋从下潜那一刻开始。”丁铁柱介绍说,58年前这个中队受命支援南京长江大桥桥墩建设。老一辈潜水员涉深水、战艰险,高标准完成了任务。多年来,一代代潜水员传承前辈精神,刻苦训练、屡建奇功,中队先后被表彰为“全国新长征突击队”“水下防救模范中队”等。
看着战友们娴熟的动作、认真的劲头,记者感受到了战斗精神的传承。
前往加压舱进行深潜模拟训练,是记者此次参训的险难课目。
从外观看,加压舱像一个巨大的胶囊。为了能直观感受舱压变化,记者随身携带了几个空瓶子走进舱门。随着舱压升高,记者的鼓膜有些胀痛。
起初,记者企图通过咽唾沫等方式缓解不适,但效果不佳。眼见窘状,经验丰富的中队长陈红义传授了几个小技巧,帮助记者适应环境。
其间,记者专门留意了空瓶子和周围环境的变化:增压到5米水深时,瓶子变形了;15米时,挥动手掌能感到空气的黏稠感;20米时,瓶子被压扁了。
“官兵训练一般潜到50米。”得知自己第一次参训仅下潜至20米后,记者有些失望。但教练员说第一次进舱能取得20米成绩已是不错后,记者又有了信心。在评估自身状态后,记者提出增加水深,挑战自己。
增压继续。20米,25米,30米……尽管此时已经大汗淋漓,但记者因不断增长的数值越来越兴奋。
“停!”突然而来的叫停,让记者有些失落。陈红义郑重地解释道,记者的兴奋感是因体内氮气含量过高导致的“氮麻醉”,出现这种情况意味着身体到达极限了。等气压恢复正常后,记者方才感到身体特别疲惫。
在训练间隙记者得知,潜水员们除了模拟训练,大多时候要置身陌生海域。援潜救生、沉物打捞、水下安保……他们从未停止向极限深潜发起挑战,在一次次冲锋中将誓言镌刻在战位上。
复盘自己在重装潜水员战位训练的全过程,记者不禁对战友们肃然起敬!
上图:记者洪治穿戴潜水装备下水。张 滨摄
记者手记
一寸水深一寸功
海军潜水员是挑战自然与身体极限的特殊兵种,每一次入水,都是一次能力大考。深潜之路,一寸水深一寸功,通过潜水训练,我对这一兵种有了更深的认识。
水深一寸,险多一分。模拟下潜30米,我的感觉可谓“刻骨铭心”。而对于潜水员战友们来说,比这更难的训练都是家常便饭。参训中,目睹战友们在训练中一丝不苟、严苛细致,生活中情同手足、相互扶持,记者深受触动。
军人只有两种状态:打仗和准备打仗,准备越充分,打仗越有胜算。训练中听潜水员们说的最多的就是,与险难相伴要有科学可靠的应对方法,更要有不惧风险的胆识魄力和战斗精神。现在装备先进了、训练条件改善了、保障有力了,更要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,在日常点滴中把本领练精练强,关键时刻才能勇闯深海、搏击风浪。
基层土壤肥沃,蓄积强军力量。基层部队战友们的故事也激励着作为战地记者的我,深入一线、走进战位,不断增强自己的脚力、眼力、脑力、笔力,用沾着汗水的文字讲好新时代强军故事,用冒着硝烟的影像记录新征程练兵场景,以崇高的使命、紧迫的步伐、如火的激情、崭新的面貌,不断书写一名军事新闻人的青春篇章。
来源: 中国军网
小白该如何入门潜水?看完以下介绍你就明白了一般我们常见的几种潜水分为水肺潜水/自由潜/美人鱼,到底哪个适合刚入门的小白呢?三种潜水有什么区别呢?其实潜水入门没有先后关系,主要看我们对哪个感兴趣。水肺潜水:下水时需要穿戴调节器,BCD,气瓶等
会游泳的人说:“我游泳时也能潜下去游,我能自学潜水。”不会游泳的人说:“啊!我连游泳都不会,根本不能潜水!”每次看到这种想法特别伤脑筋,游泳和潜水虽然都是水下运动,但它们是两个概念!每年都有会游泳的人自己去海边浮潜而遇难,如果你真的想去感受
[腕表之家 腕表品鉴] 选择一款公价在4万元人民币左右的潜水腕表,你脑海里最先想到的是什么?没错,欧米茄(OMEGA)海马系列腕表一定是你最快想到的。市场上的潜水系列腕表层出不穷,究竟是什么让海马成为更多人的选择?凭借品牌影响力和腕表本身的
[腕表之家 腕表品鉴]欧米茄和海洋有着不解之缘,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,欧米茄就一直致力于打造潜水表。1948年,第一款欧米茄海马系列腕表诞生。不断地挑战自我和极限,如今,欧米茄海马系列300米专业潜水表,已经成为了潜水表中的典范,凭借着个
极目新闻记者 肖名远 杜光然看到海面冒泡以为有大鱼,没想到“钓”上来一名潜水男子,这是12月2日一位青岛钓友所述的一幕。3日,当地海洋发展局相关人士介绍,潜水人员作业时,海面上一般会有浮标。12月3日,当事人李先生(化姓)向极目新闻记者介绍
上一秒正在与海底五彩斑斓的鱼群握手,下一秒却死在了森林大火的树上,到底是人为捏造的,还是确有其事。世上死法千千万,一个更比一个奇,今天跟大家说一个乍一听没啥大不了,但又足够在饭局中把朋友忽悠瘸的猎奇故事。画面上,这张人体倒插在树顶的案发现场
来源:央视新闻客户端5月15日,一名潜水爱好者在湖南株洲荷塘区向龙路坯石洞潜水时失踪。家属报警后,当地公安、消防及社会救援力量迅速展开搜救。截至16日15时,失踪者尚未找到,搜救工作仍在进行中。记者从失踪者家属姚先生处了解到,失踪者是湖南省
【环球时报综合报道】在2021年创下80.9米长的男子冰下游泳吉尼斯世界纪录后,40岁的捷克自由潜水员大卫·文克尔又创下了冰下潜水52.1米深的吉尼斯世界纪录。据英国《卫报》14日报道,当日,文克尔在没有穿潜水衣的情况下,潜入瑞士结冰的西尔
【环球时报综合报道】在2021年创下80.9米长的男子冰下游泳吉尼斯世界纪录后,40岁的捷克自由潜水员大卫·文克尔又创下了冰下潜水52.1米深的吉尼斯世界纪录。据英国《卫报》14日报道,当日,文克尔在没有穿潜水衣的情况下,潜入瑞士结冰的西尔
来源:环球时报【环球时报综合报道】在2021年创下80.9米长的男子冰下游泳吉尼斯世界纪录后,40岁的捷克自由潜水员大卫·文克尔又创下了冰下潜水52.1米深的吉尼斯世界纪录。据英国《卫报》14日报道,当日,文克尔在没有穿潜水衣的情况下,潜入
最近,大连一男子海中潜水,因装备不规范而不幸溺亡。关于事故原因,报道显示,是因为男子在没戴呼吸器和浮力装备的情况下,背一个空氧气瓶直接下海,并且身上绑了三块重达18斤的腰铅,没办法调节浮力而溺亡。这场悲剧给我们敲响了警钟,潜水本身是一项技术
●大家有没有发现,这些年休闲运动风的衣服非常的受欢迎,甚至已经快要成为大众的着装主流了?而且伴随着这股休闲运动风穿搭的兴起,潜水表的热度也逐渐高了起来?确实,潜水表几乎可以搭配所有类型的衣服,尤其是休闲运动风。加上潜水表“防水、防震、防腐蚀
[腕表之家 腕表推荐] 潜水表一直都深受广大表友的喜爱,今天,腕表之家给朋友们介绍三款不到万元就能拿下的潜水腕表。这个价格的潜水表门槛不算高,所以外观好看,机芯不出错,自己戴着看不腻,就很完美了。汉米尔顿卡其海军系列H82505140产品型
曾几何时,600米防水等级还是潜水表,防水性能的天花板,由于技术门槛高,市场上不但款式少,价格也贵!如今,随着制表技术的进步,潜水表的防水等级也得到大幅的提升,600米防水等级的表款也多了起来,而且价格也变得越来越亲民,像是梅花海洋探索系列
天梭表历史悠久,自并入斯沃琪集团以来,定位为入门级别瑞士手表品牌,以高性价比腕表著称。近年来运动腕表大火,天梭也不甘落后,推出了Seastar 1000潜水腕表,深受表迷喜爱, 2021年天梭推出更高一级的Seastar 2000专业潜水腕